深挖大连工业文化加强工业遗产再利用
本报讯(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乔文欣)工业遗产能充分反映时代的背景与文化的特征,是展现一个城市或地区文化面貌的明信片。随着近代大连机器工业的诞生,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增多,导致了人口的高度聚集,从而推动了近代大连城市的形成和迅速发展,所以大连近代工业在近代大连城市发展历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围绕如何深挖大连工业文化,加强工业遗产创新传承和再利用,市政协委员、辽宁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副院长于苗给出建议。
根据当下全媒体的发展现状,结合现代传播的数字化特点,对大连工业遗产进行影像保护与开发,实现对大连工业遗产资源的创新利用,发掘工业遗产的重要价值,探索其对于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使规划者清楚地把握其历史沿革和蕴含价值,并为其他城市工业遗产的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依托于大连博物馆等丰富的工业遗产藏品,建立大连工业遗产的数字资料库,同时搜集其他省份的工业遗产保护和开发的相关资料,将大连工业遗产资源的保护放置于我国工业遗产历史的宏观视野中加以审视。
依托现有的网络平台的开放能力,推动全社会参与工业遗产的传播与传承,通过新兴媒体如抖音、快手等对青少年群体的吸引力,打开工业遗产的年轻市场,通过全媒体的影像传播、数字展示等形式实现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创新。
目前我国工业遗产保护制度的不健全,造成一些相关组织的角色分工并不明晰。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应当明确主体、分工协作,坚持以政府为主导,整合社会资源,搭配相关产业链;坚持以企业为主体进行工业遗产的保护,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收益的并重;鼓励公民积极参与,唤醒人民对于工业遗产的保护意识。
版权声明:本文由大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