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司长刘德春:有重点地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admin6个月前 (09-28)大连产业信息36

  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推动资源高效利用、维护国家资源安全的有力保障,对推动碳达峰碳中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意义重大。应充分认识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快转变资源利用方式、着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

  充分认识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意义。一是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在人类200多年的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和地区不超过30个、人口不超过10亿人。我国拥有14亿多人口,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如果走大量消耗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的老路,是难以为继的。必须改变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粗放型生产模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的基础上,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二是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高质量发展是资源利用效率高、资源产出效益高的发展。我国资源总体利用效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造纸、乙烯、水泥等产品综合能耗普遍偏高。只有将发展由依靠资源大量投入转向提高利用效率上来,才能增加投入产出比,以较小的资源成本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三是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是维护国家资源安全的重要举措。当前,国际局势纷繁复杂,各国围绕能源资源的竞争更加激烈。我国是资源大国,但人均资源禀赋不高,人均耕地和水资源量分别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主要能源资源对外依存度高,进口来源地集中,保障供给安全风险大。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有利于缓解资源供给压力,降低进口依赖度和供应保障安全风险。

  四是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资源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奢侈消费造成的,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在同等技术水平、产能规模下,资源利用效率越高,资源利用总量越少,污染排放越低。提高废弃物循环利用程度,可以代替原生资源使用,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和蕞终处置量,有效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利用强度,取得了积极成效。2012年至2021年,我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6%的经济增长,能耗强度累计降低26.4%,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降低45.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40%以上,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稳步提升,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规模不断扩大,粮食节约取得阶段性成效,资源节约有力推动了高质量发展。同时,必须看到,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仍将处于工业化、城镇化深化发展阶段,资源需求将保持刚性增长,转变资源利用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任务十分艰巨。必须把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努力用蕞小的资源消耗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扎实做好资源节约集约重点工作。一是推进一体化节约工作。坚持系统观念,综合推进“能水粮地矿材”高效利用。优化节能目标管理和制度建设,提高重点领域能源利用效率。加强用水总量管理,大力推动工农业节水。推动粮食生产储存、运输加工等全产业链节约减损,坚决遏制餐饮消费环节浪费。严格落实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优化存量土地开发。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构建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和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

  二是大力倡导全民节约。在全社会大力提倡节约资源就是增加资源的理念,弘扬勤俭节约精神,推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过度消费,努力形成全民崇尚节约的浓厚氛围。公共机构带头节约,全面优化办公流程,加大政府绿色采购力度。增加绿色产品供给,推广高效节能等绿色产品,倡导扩大绿色消费。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加强资源环境基本国情教育,持续开展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

  三是发挥科技创新作用。加强科技攻关、夯实科技基础,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整合高等学校、科研院所、骨干企业创新资源,围绕能源、战略性矿产、水资源高效利用及粮食节约减损等重点领域,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创新研究,实施共性技术和关键设备攻关,集中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强化对资源节约的科技支撑。建设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大力推动产学研用合作对接。

  四是健全政策支撑体系。健全资源有偿使用的价格、财税、金融等政策,加快建立体现资源稀缺程度、生态损害成本、环境污染代价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强化法规标准刚性约束,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加强监督管理和检查。不断完善和逐步提高重点产业、重点产品的能耗、水耗、物耗标准,促进资源科学配置和节约高效利用。

  (作者系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司长)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大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中远海能:中远海能二〇二一年第十次董事会会议决议公告

中远海能:中远海能二〇二一年第十次董事会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代码:600026 证券简称:中远海能 公告编号:临2021-050   二〇二一年第十次董事会会议决议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中远海运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远海能”、“本公司”或“公司”...

大连4宗地底价出让总成交价119亿

大连4宗地底价出让总成交价119亿

  大连市2010年第9号土地挂牌公告涉及出让的4幅地均以底价出让,被大连普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以11.9亿竞得。4宗地均位于大连普湾新区复州湾镇,总建筑面积148.2万万平方米,其中3宗居住用地,1宗为公共设施用地。   沙龙热帖:一线海景项目诞生在大连!?   华润在华南拿地了,打造商业区?有知道详细信息的没啊?!   搜房专...

大连9宗地将于2023年1月31日出让总面积2105万平米

大连9宗地将于2023年1月31日出让总面积2105万平米

  观点网讯:12月23日,辽宁省大连市自然资源局发布信息显示,大高(2022)-16至24号地块的使用权将于2023年1月31日14时在大连市公共行政服务中心五楼交易厅正式出让,9宗地块用地总面积为21.05万平方米。   观点新媒体获悉,大高(2022)-21号宗地位于英歌石科学城内能源学院西侧,矿泉街南侧、旅顺中路西侧A3-14/15地块,用地面积为32109....

大连三重量级地块底价出让土地供应高峰将至

大连三重量级地块底价出让土地供应高峰将至

  昨日三宗土地的出让,也掀起本市今年用地供应的高潮。   昨日,大连市三宗“重量级”地块底价出让。地块分别位于中山区东港区域、沙河口区西安路东侧、太原街)西侧和沙河口区西安路东侧、鞍山路南侧、抚顺街西侧,三宗地块均属于居住用地。与以往不同的是,除东港地块外,其他两宗地块规定了住宅小户型的比例,比例可达60%。昨日三宗土地的出让,也掀起本市今年用地供应的高潮。...

大连中山区两宗宅地成功出让保利695亿元、中铁59亿元各得一宗

大连中山区两宗宅地成功出让保利695亿元、中铁59亿元各得一宗

  观点网讯:12月28日,大连市中山区原东海热电厂搬迁改造项目B区地块的使用权在成功出让,竞得方为保利(大连)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100%控股的大连盈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中山区原东海热电厂搬迁改造项目A区地块的使用权成功出让,竞得方为中铁铁龙(大连)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观点新媒体了解到,大城(2022)-16号地块位于大连市中山区人民路街道,长江东路南侧,凯丹...

大连今年市区土地供应持平去年 不低于380公顷

大连今年市区土地供应持平去年 不低于380公顷

  节目的开始首先来关注土地市场。记者从昨天召开的全市土地储备工作会议上了解到,今年,市内四区土地供应将不低于380公顷。这些土地的70%以上将用于公共租赁房、以及中低价位、中小户型普通住宅建设。   会议透露,今年我市在做好市内四区土地贮备同时,土地储备将向旅顺、金州等区域延伸。全市预计投入土地储备资金300亿元。我市土地供应将继续坚持“有控制出让,不饱和供应”的原...

大连划拨土地成交信息

大连划拨土地成交信息

  竞得方: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工程建设事务中心   竞得方: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工程建设事务中心   竞得方:大连小窑湾国际商务区管委会   竞得方:大连双D港产业园区管委会   竞得方:大连市甘井子区社会福利院   竞得方:大连双D港产业园区管委会   庄河市第三十初级中学西...

大连加快中心城区土地出让速度九月再推6块地

大连加快中心城区土地出让速度九月再推6块地

  A - B - C - D - E   F - G - H - I - J   K - L - M - N - P   Q - R - S - T - W   大连加快中心城区土地出让速度九月再推6块地   2009-09-17 09:24:25   昨日下午3时,备受业界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