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开发区三十而立继续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
大连市金州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解学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根据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大连金普新区总体方案》,金州新区在“一地一极三区”战略定位和“两核”“七区”发展布局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理应抓住纪念大连开发区成立30周年的有利契机,继续高举改革创新大旗,继续发挥先行先试先导作用,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当好国家级新区开发建设的排头兵,努力为大连市建设产业结构优化的先导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区和辽宁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作出更多更大的积极贡献。
据解学慧介绍,金州新区目前引进了包括美国英特尔、德国大众等79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总计51个国家和地区的3500多家外资企业入驻,累计利用外资260多亿美元、实现外贸出口总额950多亿美元,成为了大连乃至辽宁改革开放的蕞前沿、新窗口和核心区。在“引进来”的同时,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截止到2013年,全区有高新技术企业112家,有7个国家级产业基地,拥有各类研发机构259家,成长出光洋科技、大连电瓷、富生天然药物等一批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涌现出大量富有成长性的中小科技型企业。
据介绍,三十年来,金州新区累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910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6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36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72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56亿元。综合经济实力名列东北县区首位,超过辽宁多数地级市水平,位居全国200多个国家级开发区前列。石油化工产业集群达到千亿级规模,装备制造、电子信息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正在加快建设。以半导体芯片、生物医药、节能环保、航空等为主体的新兴产业加速聚集;以总部经济、旅游、软件和服务外包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迅猛发展;以农业产业化和特色农产品基地为重点的现代农业体系全面构建。
同时,发展的成果惠及百姓。建成了东北领先、国内一流的图书馆、大剧院、市民健身中心、滨海及山地公园,引进了12所大学和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等优质基础教育资源,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合作建设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已经启动,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成为全国首批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达到31220元。
据了解,金州新区近年来以建成区为核心、以黄渤两海海岸沿线为两带,布局十大产业园区,形成“一核两带十区”有机联系的总体布局框架。这十个产业园区规划总面积738.7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71%,涵盖高端服务业、先进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农业等领域,其中有3个国家级园区(金石滩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双D港产业园区),3个省级园区(金州经济开发区、登沙河产业区、金渤海岸经济区),4个市级园区(小窑湾国际商务区、先进装备制造业园区、金石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冷链物流及食品加工园区)。目前,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累计入驻企业2000多家,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已经开始显现。
版权声明:本文由大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