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确定!大连将建“创新特区”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方案确定!大连将建“创新特区”
●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300家
8月18日,大连自贸片区发布并实施《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连片区(大连保税区)产业创新特区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用高水平制度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区”建设。
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生命健康、数字信息和先进装备制造业创新高地,将围绕4个产业园区,重点培育创新创业型企业,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
位于二十里堡工业区,规划面积1平方公里,将打造以氢能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集群,重点引进绿氢制取、氢燃料电池电堆、氢能装备及零部件制造、氢燃料电池整车、氢能技术研发及检测等项目,构筑氢能源科研、孵化、制造、示范、应用、推广为一体的产业生态体系。
位于双D港产业园及小窑湾国际商务区,规划面积1平方公里,将重点构建以细胞产业为代表的生命健康产业集群,重点引进干细胞、免疫细胞治疗等关键技术研究、产品研发和临床转化以及疫苗抗体、创新药等项目。鼓励“互联网+医疗”模式创新,推动国际高端诊疗产业集聚发展和医疗领域对外开放。
位于双D港产业园及小窑湾国际商务区,规划面积40万平方米,重点引进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以及集成电路设计、外延片芯片生产、芯片封装测试、电子新材料等项目。同时,在跨境电商、航运物流、国际咨询、公共服务平台等领域率先开展跨境业务试点。
位于大窑湾区域附近,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汽车制造、智能装备、能源装备等产业,引进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机床、机器人、智能生产线、数字集装箱等高端装备及零部件项目。依托综合保税区,推动进口设备保税展示、交易、维修再制造等项目落地。
到2025年实现“五高增”和“五突破”。
● 研发经费支出(R&D)占地区生产总值(GDP)比重翻番,达到3%;
●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翻番,达到300家;
● 瞪羚、独角兽企业数量达到10家;
● 技术合同成交额翻番,达到40亿元;
● 外国高端人才和专业人才来华数量翻番,达到400人。
在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多元化创新主体建设、关键产业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创新人才高地建设五个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为加快“产业创新特区”建设,《方案》在国家、省、市及金普新区有关政策支持的基础上,围绕“五突破”重点任务,推出15条扶持奖励政策:
支持和引进国内外大院大所,大力扶持产业创新联盟建设。其中,对设立的整建制科研机构,蕞高给予2000万元补助。
实施创新主体倍增计划,加大创业投资基金和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其中,高新技术企业按照每年研发经费增量部分的30%给予补助,科技型领军企业蕞高给予1000万元。
● 对新获得国家级检验检测认证的实验室等机构,蕞高给予1000万元资助;
● 对氢能产业重点项目,蕞高给予1亿元奖励。对生物、氢能、数字信息等前沿技术实验室建设,蕞高给予5000万元奖励。
实施知识产权驱动发展战略。其中,对被评为国际首台装备项目,蕞高给予1000万元补助。
聚焦产业人才需求,建立健全人才引进、服务与管理制度体系。其中,高层次人才创业,蕞高给予500万元研发项目资助。
下一步,大连自贸片区将进一步制定实施细则,确保各项扶持奖励政策落实到位,同时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先行先试优势,围绕“产业创新特区”建设,加快制度集成创新,为区内产业发展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来源:大连发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大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